图为工人赶制宫灯。 翟羽佳 摄
“每年从11月份开始屯头村就进入了生产、销售灯笼的旺季,目前屯头村各类宫灯年产量达1亿对,占国内90%的市场份额。”据屯头村党支部书记白理伟介绍,近年,藁城区大力发展宫灯特色产业,逐渐形成了以屯头村为中心,辐射周边乡镇的制作与销售区域,其产品统称“藁城宫灯”。
白理伟笑说,“藁城宫灯在海外也很受欢迎,今年出口订单以越南为主,越南人也过春节,而最受欢迎的还是咱们传统的圆形红纱灯。”
随着时代发展,藁城宫灯不断在质量和品种上改进。据藁城区宫灯协会会长白会平介绍,藁城宫灯已由过去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转灯、羊皮灯、纸雕灯等18个系列200多个品种,造型也由过去单一的椭圆形发展到南瓜形、圆球形等多种形状。
“这款灯笼支持定制图案、文字,有需要的家人们可以看看咱们的1号链接……”走进屯头村宫灯制作大户苏云广家中,主播正通过电商平台介绍灯笼产品。
图为工人制作超大灯笼。 翟羽佳 摄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发展,藁城宫灯的销售渠道从线下逐渐发展到线上。苏云广说,这几年家里一半以上的宫灯都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,电商扩宽了宫灯的销售渠道,也让这项技艺被更多人熟知。
目前,屯头村共有电商平台400余家,涵盖多个电商平台和销售网站,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,单纯电商渠道年产值超5亿元,占全部销售量的四成左右。
大红灯笼高高挂,红红火火迎新年。一盏盏红灯笼,从屯头村走向五湖四海,也让中国“年味儿”照亮海内外。(完)
在皖台商的新年心声:两岸交流不是难题 未来发展充满信心****** 中新社合肥1月17日电 题:在皖台商的新年心声:两岸交流不是难题 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中新社记者 张俊 “新的一年,两岸交流一定会更频繁,特别是民间交流合作会更加紧密。相信在同样的共识下,两岸的交流合作不会是一个难题。”近日,台湾工程师郑人豪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。 今年49岁的郑人豪来自台湾台北,扎根安徽已近5年时间,幽默风趣的他形容自己是半个合肥人,无论是本地方言,还是民俗文化,他都耳熟能详。 郑人豪是合盟精密工业(合肥)有限公司总经理。2017年,当他刚刚走进公司所在的合肥新桥集成电路科技园时,这里还是一片荒地,周边除了正在建设的厂房,人烟寥寥。然而短短半年时间,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,工厂就建成交付,这让他非常感动。 郑人豪表示,大陆半导体产业已发展多年,并形成了完整产业生态圈,惟有部分关键零配件仍需进口。有着20多年从业经验的他,当时受所在公司委派,希望在大陆选择一地建厂,实现高端零配件的国产化,减少对进口的依赖。 怀揣着打造国产化高端零配件的目标,从2017年起,郑人豪与团队开始走访大陆多个城市与开发区,寻求在地理区位、地方政策、人才与配套适宜的厂址。经过调研讨论后,最终选定合肥为最佳落户建厂地点。 2018年,郑人豪和团队正式入驻合肥的公司,并一直工作至今。尽管遇到疫情,但公司依然快速发展。郑人豪说:“我很高兴当初选择来到合肥创业耕耘,如今企业不仅步入正轨,进入发展快车道,还培养了一批本土人才。”目前,郑人豪的公司有近50名员工,其中超过八成员工都是本地培养的人才。 郑人豪表示,大陆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后,台商将加大对安徽的投资,尤其是在高端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。新的一年,他也为公司制定了新的目标,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。 在大陆工作生活已有23年的黄宏洲来自台湾嘉义,来到合肥投资兴业也有14年时间,是合肥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。黄宏洲说,20多年来,他切身感受到大陆翻天覆地的变化,也亲眼见证到了安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,特别是在新型显示、高端装备、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发展。 黄宏洲表示,过去三年时间,尽管受到疫情影响,但台商台企来到大陆投资创业的热情并未减弱,其所在的协会先后接待了80多批来访的台商代表团。 黄宏洲说,新的一年,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,在皖台商将加强与国际客商之间的交流频次,获得更多的发展合作机会,产业一定会得到更大的提升。“我们会积极发挥好桥梁纽带的作用,号召广大在皖台资企业抓住机遇,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,更加深入参与和支持皖台之间的交流合作。” 截至目前,安徽共有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、台湾工业园等各类涉台园区19个,在安徽创业就业的台商、台青3000余人。(完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